今天魅力职校网小编整理了如何上好语文微型课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上好语文微型课
如何上好语文微型课
张娟娟
近年来,微型课越来越走俏,教师招聘、各级赛教、评审职称等,都采用讲微型课的形式,原因是省时好操作,还能较为准确地测评教师的基本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型课为诸如以上工作提供了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课,时间短、内容少的课。套用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的一句话,微型课即课之“具体而微者”。
翻译成现代
汉语:微型课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课。“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就是微型课的特点。
我认为,微型课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它与常态课有很大的区别。微型课没有学生的参与,无法让学生检验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而是由评委评价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也多次在多个地方讲授了语文微型课,观摩了语文微型课,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语文微型课,就能取得成功。
第一、慎重审题巧构思。
微型课的出现经常是在很重要的环节上,基本上都具有挑战性,老师们也都想得到一定的效果,我认为在语文微型课上要想胜出,就先得像写文章一样认真审题巧妙构思。例如,抽到的课题是“《岳阳楼记》第二课时”,必须先锁定课文《岳阳楼记》,再把握“第二课时”这一重要信号。审清了题,就要做到在备课时不焦灼,一定要干脆利落地按第二课时准备,可以按“温故知新——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环节备课;还要巧妙构思,一定要把“合作探究”环节当重点,结合本课的特点思考,写景抒情的散文,要讲的知识点很多,不妨可以快刀斩乱麻,从“写景”“情感”“写法”三方面各拟一个问题,分别为:1.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品读体会景物的特点。2.本文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政治抱负?3.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提炼出这三个问题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了这一清晰的教学思路,就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了。
第二、把握环节秀特色。
一般来说,微型课也是按常规课的环节进行,只是省略了学生的活动。所以无论上第几课时,无论怎么选点,都必须环节齐全。例如抽到《伤仲永》这一课,课题签上面没有指定课时,又因为课文短小,在微型课中,由于省略了大量的学生活动,所以考虑可以用一课时完成,按“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环节完成。又如课题签为“《诗五首》第二课时”,面对这课,相对较为难一点,我们先来看看五首诗,分别是《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其中《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较短,可归为第一课时,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较长,都是歌行体,按理可以归为第二课时,可是微型课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根据组织者的文件和相关要求时间不等),所以我们可以把《饮酒》《行路难》归为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为第二课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己亥杂诗》归为第三课时,选择哪种方案,要看授课者平时的课堂容量和风格习惯,因人而异。
笔者认为还可以适当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我经常会按“自我介绍——师生励志口号——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祝福语”这一系列环节来上课。其中,“自我介绍”和“励志口号”这两个环节就是我的两大特色,它们都可以为后面的正题营造一个好的气氛,既给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又让评委耳目一新,是先声夺人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开个好头,也能很好地消除刚开课时前2分钟的紧张情绪,真可谓一举两得。而后面的“祝福语”环节也可结合文本对教学做最终总结,只是换成一种祝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也让微型课有个在高潮中落下帷幕的美感,给听课老师留下犹意未尽的好感。
第三、精细选点凸重点。
上好一节微型课,切记面面俱到,因为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精细选点突出重点是很重要的,必须遵循一个原则:讲最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有一次我抽到的课题为《智取生辰纲》,这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文章很长,将近13页,面对选自《水浒传》这部长篇名著的选段,在15分钟或20分钟里面,讲什么才能行之有效。我选择了一个切入点教学,即课题“智取生辰纲”中“智”在何处?这个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我在“回顾导入”环节中,回顾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 “杨志”“众好汉”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我要求学生快读课文,结合复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谈谈对题目中“智取”的理解。可以简单做提示:如“时间”“地点”“办法”“人物”等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边读课文边归纳,主要从四个方面即“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矛盾)”“智用计谋”来分析:“智用天时”抓住文中“五月半天气”“离了这北京五七日”“行了十四五日”“六月初四”等短语体会杨志一行人“热”“渴”“困”;“智用地利”抓住文中对“黄泥岗”的描写,即“山僻崎岖小径”“七八里没人家”“松林的阴凉”来体会杨志一行人“难行”“困乏”“停歇”及“黄泥岗”隐蔽的特点;“智用人和”要抓住杨志一行人的矛盾来分析,抓住小说的主要矛盾“杨志保生辰纲”而“吴用夺生辰纲”来分析,同时抓住次要矛盾如杨志和老都管、虞侯、军健“喝与不喝的矛盾”“走与不走的矛盾”“歇与不歇的矛盾”“买与不买的矛盾”来分析;分析“智用计谋”时抓住刘塘“兜了一瓢”、吴用“放药入瓢”、白胜“劈手夺来”等……在此期间,把默读课文、齐读课文、品读课文等阅读方法相结合使用,使学生真正理解“智取”的含义,很好地展示了教师对文本较为透彻的理解与把握,体现了微型课的内涵,选取一个切入点讲深讲透讲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完美展示教师个人基本功,展示微型课教学艺术。
第四、适时评价促气氛。
虽然说微型课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我们还是要遵循“教室无弟子,心中有学生”,我们不能自顾自地一口气讲完了事,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是省略了详细的活动过程而已。不仅可以适当地虚拟学生的活动,还要在每次学生活动完做出恰当地评价,如这位同学讲得真精彩,给我们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这位同学用词很准确,希望其他同学借鉴;这位同学板书字迹清秀,给我们以美感享受……这样一来,一节课有鼓励的话语,有精彩的掌声,有特意准备的奖品……总之,该提问提问,该朗读朗读,该活动活动,该指导指导,但是每次活动都不忘评价学生的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评价理念。
第五、遵守时间显详略。
再好的构思,也要在有效的15分钟或20分钟内完成,否则,就变成了只是写在教案上的价值。笔者曾今参加脱产培训,班级的40名学员都上了一节微型语文课进行研讨。来自于十多个县区的语文老师各显身手,语文微型课百花齐放,当时我也特意观摩记载了各位老师对微型课时间的把握。有一个太白县的老师上的微型课《咏雪》,前后用时5分钟;一个渭滨区的老师上的微型课《在沙漠中心》历时10分钟;陇县的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五柳先生传》用了17分钟;陇县的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我的叔叔于勒》用了20分钟;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22分钟……共40名老师上了微型课,其中按15分钟上完的寥寥无几,不是提前结束就是超时,而且以超时者居多。这些问题,笔者观课后做了反思,认为都是课堂选材构思有问题,语言表达太啰嗦,体现的面太多等。这些结果真让人遗憾,当下课铃声响后,我们该多么后悔讲得太多。其实消除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把次要的问题和环节略讲或者一句带过就可挤出时间,把重要问题和环节放大讲深讲透讲出特色即可。
第六、使用手段增效果。
吕叔湘老师有句名言曰:“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以我们不光要追求语文知识,同时也应表现语文艺术,才能让学生情趣盎然,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听课者的视听享受,即使只有十多分钟的微型课也不例外。语文微型课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增色,如在小黑板上呈现“品味探究”里面的几个小问题,让听课老师清晰地感受到教者的上课思路和对文本重点的突破;或者在小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归纳出文中的写作技法,让学生很明了地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让听课老师明白教者对写作方面的训练;或者设计出简约、美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板书,体现教者的课堂教学智慧等。
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教无定法,微型课这种作为考察教师基本功的最实用的课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要继续作为舞台上的主场,我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也将不断地探究、挖掘语文微型课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著《
语文教育研究方
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2.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曹明海著《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6.《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
魅力职校网
怎样上好一堂微型课
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带着疑惑来听姜琳老师的讲座的,微型课是什么,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过。也非常感谢胡老师的督促,让我有成长的机会,这节课下来,我听得还是好多地方有点模棱两可,下面对姜琳老师的讲座做下梳理:
首先,这堂课让我了解了说课、微型课、说播课、微课和微课程的区别。。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如“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微型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微型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是以经验交流或训练、甄别教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在非常规教学情境下按照课材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微缩的活动。微型课其实就是上一堂完整的课,但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由下面的评委教师来判断这个问题及活动的可行性。也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是15—20分钟。
其次,上好微型课的前提是:1、认真研读课本和教材是先决条件。2、深入剖析学情是重要基础。3、用心制定教学目标是中心环节。4、逆向分析教与学是有力保障。
最后是上好微型课的策略中要处理好的三个矛盾:1.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2. 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微型课时间有限,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微型课上“多”与“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而已。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3.要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代而过。

课讲课,上十五分钟,请问微型课教案需要写整节课的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
注意看是,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因此,不需要写整节课的教案。
考教师网
祝您比赛顺利。
以上就是魅力职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上好语文微型课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